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教育社會學
Educational Sociology 
開課學期
110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蘇國賢 
課號
Soc2017 
課程識別碼
305 241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社103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7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教育社會學SOC2017 9月 24日 (星期五) · 下午2:00 - 6:00 Google Meet 會議
https://meet.google.com/vrc-riyg-jmp

社會學是研究人群互動的科學,包含社會的制度、過程、及人群關係。社會結構主要由幾大制度所構成,包含經濟、政治、家庭、宗教、健康與教育。其中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,教育透過學校組織來運作。透過學校所提供的社會化過程,我們成為社會的一份子;學校屬於階層化體系的一部份,透過學校的學習,我們習得就業所需的技能,透過學校的篩選及分流過程,將人群按照能力、興趣、背景分派到不同的社會位置,執行社會分工。教育體系也與其他社會制度相互依賴,彼此互相影響,一方面受限於社會系統,另一方面也成為社會變化與更新的動力,因此瞭解教育體系對於理解社會如何運作十分關鍵。
教育社會學可以從很多角度來進行提問,如家長、學生、雇主、教育主管機關、學校老師及行政體系及整體社會大眾等不同觀點,這些利害關係人對於教育系統應如何運作各有不同的想像,因此理論的視野十分的多元。教育社會學特別強調從多方視角來理解學校的運作,探究學校內的正式組織與非正式人際互動,如何影響教育機會、學習成效及教育的變化。 其中教育社會學者特別關切的家庭背景、學校組織及學生的非正式互動,如何型塑教育的過程。主要的課題包含:
1.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論觀點
2. 教育社會的研究方法
3. 學校組織與環境
4. 學校組織的正式與非正式的運作
5. 學校中的角色與人群關係
6. 課程的內容的爭議
7. 教育競爭的過程
8. 學校內與學校間的階層化
9. 教育機會的公平:階級、性別與族群的不平等
10. 高等教育體系
11.教育的變革:技術與社群關係的影響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為教育社會學的入門課程,主要目的在帶領學生瞭解教育在社會學中扮演的角色,以及教育社會學的主要議題與論點,以作為研讀進階課程及從事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基礎。課程目標在於透過系統性的介紹,訓練學生對於教育制度及體系的全盤理解,並提出對於當代社會中教育系統變革的可能想像。學生在修讀完本課程之後,應該有能力摘要教育社會學理論的觀點,主要的爭議課題,累積的研究發現,及未來重要課題的探索。本課程不侷限在介紹本地的教育體系,強調從比較社會的觀點來反思各種不同教育系統的問題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以演講與課堂討論為主,選課同學必須符合下面的課程要求:
1. 每週到課
2. 完成每週指定閱讀
3. 每單元繳交單元討論問題報告
4. 參加期中考及期末考筆試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五 17:30~18:30 備註: 不用預約 
指定閱讀
Jeanne H. Ballantine, Floyd M. Hammack, Jenny Stuber, 2017.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: A Systematic Analysis. (8th ed.) New York: Routledge 
參考書目
Ballantine, Jeanne H. Joan Z. Spade, Janny M. Stuber. 2018. Schools and Society: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ducation. (6th ed.) L.A.: Sage Publication.

Arum, Richard, Irenee R. Beattie, Karly Ford. 2015. The Structure of Schooling: 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. (3rd ed.) L.A. Sage Publication.

Murnane, Richard J. & John B. Willett. 2011. Methods Matter: Improving Causal Inference in Educational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.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 
0% 
到課率,課堂討論參與(老師斟酌上課情形給予加減分) 
2. 
每單元作業 
30% 
撰寫老師所指定的每週課後問題 
3. 
期中考筆試 
30% 
範圍:從開學第一週到期中考前的閱讀及上課內容 測驗方式:選擇與簡答題 
4. 
期末筆試 
40% 
範圍:從期中考後的閱讀及上課內容 測驗方式:選擇題及簡答題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24  課程簡介 
第2週
10/1  教育社會的主要課題 
第3週
10/8 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與方法 
第4週
10/15  教育系統與功能 
第5週
10/22  教育機會的階級差異 
第6週
10/29  教育機會的性別差異 
第7週
11/05  教育機會的族群差異 
第8週
11/12  期中筆試 
第9週
11/19  學校組織 
第10週
11/26  學校內的正式角色:學生、老師與行政體系 
第11週
12/03  學生:學校的主體 
第12週
12/10  教育的非正式系統與隱藏課程 
第13週
12/17  教育系統與環境 
第14週
12/24  高教體系 
第15週
12/31  元旦補假停課一次 
第16週
1/7  比較教育制度 
第17週
1/14  期末考 
第18週
1/21  停課